
臨終自己有得揀——預設醫療指示
記得曾與一個老人科醫生朋友展開一席對話,他說作為醫生,他們的工作是盡力搶救病人。他們每天都看著一個個病人面臨病情的惡化,面臨死神的召喚,面臨生命的盡頭。有些癌症患者癌細胞已擴散全身,身體機能已差不多盡數壞死進入昏迷狀態;有些心臟病患者心臟衰竭,心肺機能退化到完全不能自主呼吸。作為醫生,他每天都會遇上很多這樣的病人,其實大家心裏都知道,他們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死亡,只不過是數星期或數月的事。但是面對這這些病人,作為一名醫生,他們仍會努力為他們提供不同維持生命體徵的治療:插胃喉、施展心外壓、駁呼吸機等等。在經歷完一切搶救程序後,的確,病人的生命被「挽回」了,他們又「活」過來了,但是很多時候,躺在病床上的,只剩下一副軀殼,一副不能自主行動、只能靠營養液維生的軀殼;如此,又有什麼意思呢?
究竟病人真正的意願是什麼?大多數的人都會想自己體面地離開吧。如果病人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他們是否還希望自己以一副空軀殼的方式在世上走過最後一趟路?如果病人還神智清醒,他們或否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我想,一定會吧。
為什麼要制定預設醫療指示?
- 計劃治療:預設醫療指示能在病人失去精神上的行為能力,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以前,訂立病人對自己的治療的安排。
- 自決:透過讓病人拒絕接受維持生命治療,以減低其承受的苦楚和維護其尊嚴,從而保障病人對自己生命的控制權。
- 安撫家人和朋友:讓家人和朋友預先知道病人的決定,以免他們要為他們的摯愛作出關乎生死的艱難的決定。
- 協助醫護人員:醫護人員有責任需要為病人提供維持生命治療,即使該治療不能為病人和其家屬改善生活質素。預設醫療指示能幫助醫護人員透過得知病人的意願,替病人作出艱難的決定。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