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得知自己腦退化,先做預設醫療指示減少痛楚

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的發達,病情危重的病人有機會可以透過各種維生和延遲死亡的治療包括人工呼吸、人工營養、流體餵養、起搏器及心肺復甦術等。但你有想過這是對病人最好的處理方法嗎?在許多個案之中,當末期病人的生命走到盡頭時,病人自身未必希望勉強續命,但礙於精神健康狀態不能夠作出醫療指示,到底該搶救到底還是放手?這生與死的抉擇,往往都會將家人陷入兩難局面,甚至釀成家庭糾紛。

什麼是預設醫療指示?

預設醫療指示是指不接受維生治療,令身體自然順著病情發展而死亡。有三種情況下可以適用:第一種是病情到了末期,第二種是持續植物人或者不可以逆轉昏迷,第三種是有也定晚期不可逆轉特定疾病。普通疾病例如傷風感冒不適用於預設醫療指示。

為什麼你需要預設醫療指示 – 為自己做好打算 

維生治療能夠延長病人的生命和延遲死亡的到臨,但你又是否曾想過,其實有些時候這種治療會為病人帶來難以言語的折磨和負擔?

在香港,若被問到臨終時是否希望以胃喉和呼吸機維生,很多人都說所「梗喺唔好啦,要我插胃喉咁辛苦,臨死前咁冇尊嚴,我唔想呀!」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預設醫療指示這份文件又真的制定了呢?

其中一名香港已故諾貝爾獎得主就曾在確診腦退化症後制定預設醫療指示,他生前透露,為的是不想人生最後一段路要插喉渡過躺在病床上不得安寧。在香港,在一般程序下,假如病人在生前沒有在清醒時向醫生提出相關指示,在一般的醫療程序下,醫生會安排插喉餵食以免病人餓死。但是插胃喉又是何其辛苦?無可否認,人工營養和流體餵養(即俗稱的胃喉)能夠延續病人的生命,但其實在每次清理喉管時每次「插完要掹,掹完又插」,早晚有一天喉嚨內部會受損。除此之外,由於插喉會令病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很多病人用雙手去掙扎和都會不由自主地去「掹甩」,在這情況下,醫院為了不妨礙治療,會使用繩索將病人的雙手綁起。

提早制定預設醫療指示可以使病人利益最大化,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同時讓他們可以有權選擇自己的療程。

及早制定預設醫療指示 

現時,你可以透過安心三寶網上平台免費制定預設醫療指示,立即按此了解更多。雖然現時香港沒有訂名法例有關預設醫療指示的見證要求,但是就醫管局的要求,需要有兩名見證人對預設醫療指示作出見證。首位見證人必須是註冊醫生,第二名見證人則只需年滿十八歲,兩名見證人均不得在預設醫療指示作出者的遺產中有任何權益。除了在網站免費制定預設醫療指示外,我們現在亦提供預約醫生見證服務,你可以透過我們預約醫生協助你完成預設醫療指示的見證。如欲了解更多見證及預約醫生的詳情,請按此查閱。

立即製作你的文件

1 選擇文件

選擇平安紙、預設醫療指示或持久授權書

2 完成問卷

回答一些問題以後,將會自動創建文件

3 儲存打印

完成文件可以儲存再作修改,或打印出來

4 見證簽名

文件須在見證人面前簽名才能生效

你可以通過以下二維碼(QR Code)下載我們的應用程式。

Apple App Store

Android Play Store

App Store